手機版
  • 首頁
  • 直播
  • 淨宗學院
  • 導師講演
    認識佛教
    根本教育
    淨土五經
    華嚴講席
    大乘經論
    仁愛和平講堂
    專題講演
    開示談話
    學佛答問
    簡體字幕
  • 六和共修
  • 佛陀教育
  • 文字書刊
    引用講義
    經文課本
    導師文章
    傳記刊物
    學習心得
    學院刊物
  • 圖片
  • 墨寶
  • 蓮池海會
  • 影音
    有聲書
    學生習講
    法會活動
    佛號梵唄
    影視動畫
    慈光講堂機頂盒
    群書治要
    行一共修
  • 有聲電台
  • 講演全集
文字書刊
  • 引用講義
    華嚴經講義
    大經解講義
    華嚴奧旨講義
    其他引用
    大經科註
    二零一二大經科註
    二零一四大經科註
  • 經文課本
    華嚴講席
    淨土五經
    華嚴經疏論纂要
    大乘經典
    德育課本
  • 導師文章
    導師理念
    致領導函
    讀書筆記
    講演文字
    序跋
  • 傳記刊物
  • 學習心得
  • 學院刊物
首頁 文字書刊 文字書刊 列表

  • 須臾

    《佛光大辭典》(節錄):表短時間。即暫時、少頃之意。

    佛光大辭典 2018-02-01
  • 中道

    《佛學常見詞彙》:不偏於空,也不偏於有,非空非有,亦空亦有,不落二邊,圓融無礙,謂之中道。法相以唯識為中道,三論以八不為中道,天台以實相為中道,華嚴以法界為中道。

    佛學常見詞彙 2018-02-01
  • 法身如來 法身

    法身如來 法身

    佛學大辭典 佛學常見辭彚 三藏法數 2018-02-01
  • 了因佛性

    以大覺性不增不減,非變非遷,一切眾生,無不具此三因佛性,此因若顯,即成三德妙果也。

    三藏法數 2018-02-01
  • 正法五百年,像法千歲,末法萬歲

    《三藏法數》「三時」條(節錄):〔出南嶽祖師發願文〕謂釋迦如來入滅之後,其教法住世,有此三時不同也。

    三藏法數 2018-02-01
  • 念佛十心

    三藏法數 2018-02-01
  • 十迴向品之八

    道霈法師 2018-02-01
  • 平等 三無差別

    平等 三無差別

    佛學大辭典 三藏法數 2018-02-01
  • 賢首品偈云

    菩薩發意求菩提 非是無因無有緣 於佛法僧生淨信 以是而生廣大心

    本站原創 2018-02-01
  • 十迴向品之十

    道霈法師 2018-02-01
  • 一實 密宗初地 淨菩提心

    一實 密宗初地 淨菩提心

    佛學大辭典 2018-02-01
  • 二十空

    一、內空。即內六入。謂眼空,無我、無我所等。二、外空。即外六入。謂色空,無我、無我所等。三、內外空。合內外入。謂十二入中無我我所等。四、空空。以空破前三空,謂三空亦空也。

    三藏法數 2018-02-01
  • 何謂儒、釋、道三家?

    淨空老法師 2018-02-01
  • 第一義空 觀達

    第一義空 觀達

    佛學大辭典 2018-02-01
  • 認識《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教育》-愛心遍世界 善意滿人間

    淨空老法師 2018-02-01
  • 振興佛教

    淨空老法師 2018-02-01
  • 《淨土大經科注》課本(下冊)

    《淨土大經科注》課本: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(全)下冊

    黃念祖老居士 2018-02-01
  • 言詮

    《佛學大辭典》:(術語)言語為詮義理者也。

    佛學大辭典 實用淨土宗辭典 2018-02-01
  • 當情 無所住而生其心

    《佛學大辭典》「當情現相」條:(術語)亦名中門存境。由迷情妄想而現無體之實我實法相分也。

    佛學大辭典 佛學常見辭彙 2018-02-01
  • 折伏為威,攝受為德

    折伏為威,攝受為德

    佛學大辭典 2018-02-01
  • 共915篇
  • 上 頁
  • 1
  • 2
  • ...
  • 23
  • 24
  • 25
  • 26
  • 27
  • 28
  • 29
  • ...
  • 45
  • 46
  • 下 頁

聯系我們 網站留言 各地淨宗 捐款帳號 疑難幫助 設為首頁
辦公室電郵﹕pllc2001@gmail.com 網路工作室電郵﹕pllcweb@gmail.com 澳洲淨宗學院(建站時間:2003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