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版
  • 首頁
  • 直播
  • 淨宗學院
  • 導師講演
    認識佛教
    根本教育
    淨土五經
    華嚴講席
    大乘經論
    仁愛和平講堂
    專題講演
    開示談話
    學佛答問
    簡體字幕
  • 六和共修
  • 佛陀教育
  • 文字書刊
    引用講義
    經文課本
    導師文章
    傳記刊物
    學習心得
    學院刊物
  • 圖片
  • 墨寶
  • 蓮池海會
  • 影音
    有聲書
    學生習講
    法會活動
    佛號梵唄
    影視動畫
    慈光講堂機頂盒
    群書治要
    行一共修
  • 有聲電台
  • 講演全集
文字書刊
  • 引用講義
    華嚴經講義
    大經解講義
    華嚴奧旨講義
    其他引用
    大經科註
    二零一二大經科註
    二零一四大經科註
  • 經文課本
    華嚴講席
    淨土五經
    華嚴經疏論纂要
    大乘經典
    德育課本
  • 導師文章
    導師理念
    致領導函
    讀書筆記
    講演文字
    序跋
  • 傳記刊物
  • 學習心得
  • 學院刊物
首頁 文字書刊 文字書刊 列表

  • 華嚴經對現在人的啟示-表解

    淨空老法師 2018-02-01
  • 道品

    道品

    佛學大辭典 2018-02-01
  • 學習印光大師教誨

    世亂已極,無可救藥,有志之士,何忍坐視。然人心已死,不易挽回。

    淨空老法師 2018-02-01
  • 優婆尼沙陀分

    《佛學大辭典》「鄔波尼殺曇」條:(雜語)又作塢波尼殺曇,優波尼沙陀。譯曰近少,微細,因等。

    佛學大辭典 2018-02-01
  • 器世間清淨

    器世間清淨

    三藏法數 2018-02-01
  • 三達

    三達

    佛學大辭典 2018-02-01
  • 五 智

    顯教轉八識而成就四智,以立爲究竟之報身如來。密教于此加第九識所轉之法界體性智而爲五智,以爲金剛界智法身之大日如來...

    丁福保 2018-02-01
  • 十無盡藏品之二

    道霈法師 2018-02-01
  • 客塵

    《佛學大辭典》(節錄):(術語)形容煩惱者。煩惱非心性固有之物,為迷理而起者,故名之為客。為污心性者,故名之為塵。

    佛學大辭典 2018-02-01
  • 四諦

    《三藏法數》「四諦--藏教生滅四諦」條:〔出天台四教儀集註〕藏教者,經律論三藏之教也。生滅者,此教詮因緣生法,有生有滅也。四諦者,諦即審實之義,謂聲聞之人,用析空觀,諦審苦集滅道之法一一不虛,是名藏教生滅四諦。

    三藏法數 2018-02-01
  • 十種智明

    華嚴經 2018-02-01
  • 從聞而思 從思起修

    從聞而思 從思起修

    三藏法數 2018-02-01
  • 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

    彈偏斥小,歎大褒圓

    天台教學辭典 2018-02-01
  • 乃至一念,念心純固,亦得往生

    乃至一念,念心純固,亦得往生

    念佛三昧寶王論 2018-02-01
  • 法華三止

    (名數)台家對於三觀而立三止:一、體真止,諸法由因緣而生,因緣假和合之法體為性空,止息一切之攀緣妄想者。證空理謂之體真,空即真也。是對於中觀之止也。

    佛學大辭典 2018-02-01
  • 莊嚴經曰

    淨空老法師 2018-02-01
  • 轉輪王

    又作轉輪聖王、轉輪聖帝、轉輪王,輪王。此王身具三十二相。即位時,由天感得輪寶,轉其輪寶,而降伏四方,故曰轉輪王。

    佛學辭典 2018-02-01
  • 宗教教育

    淨空老法師 2018-02-01
  • 八聖道

    八聖道

    出法界次第 2018-02-01
  • 四大

    四大

    佛學大辭典 2018-02-01
  • 共915篇
  • 上 頁
  • 1
  • 2
  • ...
  • 32
  • 33
  • 34
  • 35
  • 36
  • 37
  • 38
  • ...
  • 45
  • 46
  • 下 頁

聯系我們 網站留言 各地淨宗 捐款帳號 疑難幫助 設為首頁
辦公室電郵﹕pllc2001@gmail.com 網路工作室電郵﹕pllcweb@gmail.com 澳洲淨宗學院(建站時間:2003年)